本活動為付費會員專場活動,將於8/7(一)開放付費會員報名,報名連結將寄給付費會員,屆時請留意北藝會員電子報
讓藝術 X 科學的創意設計 激活你的野!味!關係!
*本場演出不開放遲到觀眾入場,敬請多加留意。
牠是《本草綱目》裡治久咳、驚風、眼翳、瘧疾的神奇藥方;是亞洲及環太平洋島國奉為「專吃水果的乾淨動物」美味的料理食材;牠是科學家懷疑卻未證實的新冠肺炎病毒宿主;牠也是被東西方文化同時賦予神性與邪性的唯一能飛行的哺乳動物;如今,牠將成為一間食品公司精心研發的食物明星——歡迎蒞臨《蝙蝠盛宴》,一場由藝術家、科學家、設計師聯手炮製的未來食物饗宴!
由臺灣生物藝術家顧廣毅與英國設計師羅伯特.強森(Robert Charles Johnson)主創,網羅劇場藝術家、蝙蝠科學家、3D列印設計師、食物設計師等跨國跨域專家合作的《蝙蝠盛宴》,是一為期三年的藝術與科學協作展演計畫,在新冠疫情籠罩的時空背景下,以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動物,直球探討全球網絡中人類飲食文化和野生動物生態保育如何因疫情加速其一觸即發的危機,而我們能否在創意最前線通過新型態的知識生產與體驗,找到一套充滿靈光且不失美味的解決方案?
如果你也在意這些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別錯過這場從味蕾到腦洞都能大飽口福的展演盛宴,絕對激活你「吃進未來」的奇思妙想!
本次為延續2022臺北藝術節–共想吧《蝙蝠筵席實驗室》及2023年初於倫敦科學藝廊(Science Gallery London)研究發展之第三階段呈現,並將於2024年於倫敦及臺北正式首演。
*本活動為付費會員專場活動,報名詳情將於7月中公告於本中心官方網站。
【主創者介紹】
臺灣|顧廣毅
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生於臺灣臺北;目前居住於荷蘭與臺灣從事創作工作。現為TW BioArt台灣生物藝術社群共同創辦人,碩士畢業於荷蘭恩荷芬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社會設計研究所(MA, Social Design)、國立陽明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研究所,大學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牙醫學系;具有牙醫師、生物藝術家以及推測設計師等多重身分。他試圖拓展藝術、設計與科學結合的可能性,作品主要專注於臨床醫學、人類身體、人與其他物種的關係以及性別議題,嘗試藉由藝術實踐與設計方法去探索科學領域中的倫理問題,並藉此思考科技、人類個體和環境之間的關係。
他的作品曾獲多個國內外奬項,例如:生物藝術與設計大獎、台北數位藝術獎首獎、美國Core77 Design Awards的Speculative Design Award、荷蘭恩荷芬設計學院Gijs Bakker Award首獎、荷蘭未來食物設計大獎 Future Food Design Award前三名。此外,他的作品更受邀參與國際重要展覽,如德國柏林Transmediale跨媒體藝術節、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荷蘭設計周、米蘭設計周、比利時根特設計博物館、英國倫敦V&A博物館等等。而他的作品曾刊登於多份國際媒體,包括New Scientist、The Huffington Post、Elephant Magazine、DAMN°、Dezeen、Designboom、VICE、Dazed Digital、Daily Mail、New York Post等。
顧廣毅個人網站:https://www.kukuangyi.com
英國|羅伯特.強森
羅伯特.強森(Robert Charles Johnson)是一名英國設計師,擁有荷蘭恩荷芬設計學院社會設計研究所(Social Design, Design Academy Eindhoven)的碩士學位,也是Studio Ficta的創始人。Studio Ficta是一家新創的創意工作室,將電影、互動設計和設計研究融合在人類學、生態學和社會背景下。
他以影像和互動設計為方法,並以虛構的寫作方式作為設計研究工具,從而去創造虛構的敘事、人物和對話,藉以強調出現今社會對循環經濟中勞動力、資源及廢棄物流的態度。 並運用這一種特定的研究方法,以意想不到的角度探索了創新的跨領域協作方式。2020年,Robert完成了他在倫敦設計博物館(Design Museum)的駐村,並發表了《Fateconomy》計畫,展示了「脂肪」如何作為一種在都市社會中的寶貴資源,說明了廢棄的脂肪在經濟、創新資源和城市規劃中的潜力。
羅伯特.強森個人網站:https://www.robertcharlesjohnson.com/
【製作團隊】
計畫概念|顧廣毅
戲劇構作|黃鼎云
蝙蝠科學家|周政翰
組織工程科學家|孫偉倫
視覺與展場設計|羅伯特.強森(Robert Charles Johnson)
食物設計及製作|Rain Wu、林佳蓉The Studio
演員|蔡佾玲
製作經理|詹哈利、林浩雯
執行協力|陳君婷
參與專家|陳業亮(Henry Tan)、艾莉雅.內薇斯塔(Elia Nurvista)、趙永寧
照片提供|蔡宗瀚、蔡耀徵
共同製作|倫敦國際劇場藝術節(LIFT)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經費支持|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ARTWAVE
英國文化協會
特別感謝|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
承辦單位|臺北表演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