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LINE好友】,專屬優惠在這裡!
立即註冊
此日期沒有節目喔~
一個場館的開幕,不是只開門而已,要試一下,甚至有時候,要試很多下,
要試出極限、要試出問題、更要試出態度,才能有信心地打開大門、點亮每盞燈。
文字|吳亭諺
預計在今年8月開幕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試營運期間,以「試一下,更好」為主軸,從硬體設備到軟體設施都規劃了多方面的測試項目。身為文字工作者,在收到為場館測試做紀錄的邀約時,覺得十分興奮,因為若非這樣的機緣,應該很難有機會參與場館開幕前的工作。除了期待可以跟著北藝中心一起記錄開館的準備之外,也很好奇一個場館從建設完成之後,還需要多少準備,才能開始運作?
第一場參與的是停車場壓力測試,雖然事前閱讀了許多相關資料,知道主軸是為了測試當使用率達到75%以上時,停車場是否能夠順暢使用,且會邀請160輛Yoxi計程車前來,模擬在短時間內,若大量車輛進出,花費的時間、動線,以及停車場內的車牌識別系統、車位指示燈、尋車顯示器、繳費機等相關設施是否正常運作、速度是否跟得上大量車潮。不過即便了解每個測試項目的用意,對流程仍毫無想像,直到測試當天,才抱著好奇心來到現場。 延伸資訊|北藝中心交通資訊
測試表定十點開始,但在此之前北藝中心早已被計程車團團圍繞,上百台計程車集合完畢後,北藝中心物業部衛生安全組的測試負責人陳昱志,便開始和司機大哥們說明測試流程──從承德路出發,沿著百齡高中繞一圈,再回到停車場,也請大家感受一下,當大量車潮同時進場與離開時,是否流暢和順利。
參與測試的,除了北藝中心工作人員與Yoxi計程車隊之外,還有北藝中心的劉若瑀董事長、王孟超執行長、停車場公司日月亭與士林交通大隊,每一個在場的人都代表著一種獨特的視角,從自己的職位和專業,為停車場把關。而我和行銷部的夥伴,來回穿梭其中,詢問司機大哥們實際測試的心得,希望能把第一手的回饋記錄下來。
「算是好開啊,像我們這種常跑來跑去的,有些停車場的車牌辨識不靈敏,就會排很久,這次入場車門辨識很快,車位指示燈感應也清楚。」剛停好車的司機大哥,熱心地分享他所留意的細節;也有司機大哥反應尋車顯示器使用上能更直覺,因此後續北藝中心也加以調整,希望讓每個人都能輕鬆上手。
測試的尾聲,北藝中心的董事長與執行長不斷地和司機大哥們詢問相關建議,對於測試時車輛意外擦傷的司機大哥,提供維修補償,也鼓勵大家提出可以改進之處,並將回饋整理出來,期盼將停車場的每個微小細節都調整至最佳狀態,讓北藝中心能夠因為這次的「試一下」,而變得「更好」。
相關文章|建立防災規律,讓安心成為你我日常—北藝中心消防防火測試
延伸閱讀|「試一下,更好」
「邊吃夜市邊回味戲的內容。不是在咖啡店,而是臭豆腐和蚵仔麵線。聊藝術不一定要在咖啡廳,而是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可以討論,讓藝術進入你的生活。」
「北藝中心就像—鹹酥雞配香檳、肉包子配黑咖啡—很台灣味的混搭。」何曉玫為北藝中心的風格下了一個精闢不已的註解。「整個劇場和觀眾的距離非常親密,我也很喜歡建築師設計的色調,讓我很期待在這裡排練演出。『藍盒子』是深藍色的,是說不出哪種藍的那種『藍』!它不是傳統黑盒子,雖然同樣有黑色的效果,卻讓人沒有壓力。」北藝中心曾經擔心不同的設計會讓創作者反感排斥,但對何曉玫來說,這些「非典型」反而成為一份美好的期待。
滿傳統元素的神壇、莊嚴肅穆的道士,與北藝中心充滿現代感的S型玻璃和人來人往的捷運站,看起來有些衝突,卻也意外地予人安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