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LINE好友】,專屬優惠在這裡!
立即註冊
此日期沒有節目喔~
「邊吃夜市邊回味戲的內容。不是在咖啡店,而是臭豆腐和蚵仔麵線。聊藝術不一定要在咖啡廳,而是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可以討論,讓藝術進入你的生活。」
「北藝中心就像—鹹酥雞配香檳、肉包子配黑咖啡—很台灣味的混搭。」何曉玫為北藝中心的風格下了一個精闢不已的註解。「整個劇場和觀眾的距離非常親密,我也很喜歡建築師設計的色調,讓我很期待在這裡排練演出。『藍盒子』是深藍色的,是說不出哪種藍的那種『藍』!它不是傳統黑盒子,雖然同樣有黑色的效果,卻讓人沒有壓力。」北藝中心曾經擔心不同的設計會讓創作者反感排斥,但對何曉玫來說,這些「非典型」反而成為一份美好的期待。
滿傳統元素的神壇、莊嚴肅穆的道士,與北藝中心充滿現代感的S型玻璃和人來人往的捷運站,看起來有些衝突,卻也意外地予人安心感。
一個場館的開幕,不是只開門而已,要試一下,甚至有時候,要試很多下, 要試出極限、要試出問題、更要試出態度,如此才能點亮場館內的每盞燈。
非典型的空間樣貌,雖是北藝中心的特色,但在逃生系統的建立上,也須特別謹慎留意。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將於2022年3月試營運,夏天正式揭幕。這個位在首都、貼近劍潭捷運站,令人歎為觀止的新地標,是充滿創意和想像的生活空間。啟發人們認識藝術,愛上藝術的當代劇場,貼近每一個人,也屬於每一個人。